猎师经
猎师经K5x
有一段时间,云游在王舍城的佛陀住在了竹林迦兰陀精舍。K5x
有一天,佛陀如是开示给弟子们道:猎人之所以把鹿养得肥肥壮壮的,决不是为了让鹿得到快乐和长寿,而是为了满足猎人们的欲望。有些鹿得到猎人饲养之后就再也不愿意离开猎人而心甘情愿地被猎人所控制,有些鹿见到此情此景生怕被猎人控制而不愿意去吃猎人所提供的食物而远离是非之地去到荒郊野外,当大地干枯水源枯竭之后就因缺食少水而身体极其瘦弱,连走路的力气也没有,很终也落入猎人之手。有些鹿见到*一和第二种鹿被猎人控制的下场,于是跟猎人们保持若即若离的态势,既在警惕的情况下享用猎人所提供的水草,又远离猎人不使被捕捉。猎人们见状就把食物圈了起来,使得那些鹿很终也没能够逃脱猎人的魔掌。还有一群鹿见到了前面三种鹿的下场,于是就在离猎人不远的地方游荡生活,对猎人提供的水草不屑一顾,对猎人也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心。那些猎人很是惊讶,心知如果强行捕捉,必然无功而返,于是舍弃不再作无用之功。于是这鹿群得以保全。 K5x
比丘们,这个比喻说明了什么呢?猎人提供的水草就好比是五欲功德,眼睛看到的美色,耳根听到的美声,鼻子闻到的香气,舌头尝到的美味,身体接触到的细滑。猎人们指的是恶魔及其眷属,鹿群指的是已经出家或在家的修行人。*一种修行人由于贪念五欲功德而放松警惕,进而沉迷其中,很后不知不觉追随于恶魔而无法摆脱魔众的控制。第二种修行人见到此情此景,于是远离人群去到荒郊野外不跟世俗来往,渴饮山泉,饿吃山果草根,到了青山枯黄草果不接之际,使得身体每况愈下,气力衰退。于是精勤修习解脱之道的心念得以退转而来到人间追随于魔众,从而堕入魔王境界。K5x
第三种修行人见到面前两种人都先后堕入魔王境界,于是跟魔王眷属保持了若即若离的态势,也不接受世人供养,更不放纵身心和追随魔众境界,然而这类人却顽固地坚持邪知邪见,或者认为世间万有永恒不变,或者认为众生身坏命终之后而形神俱灭。也由于这两种邪知邪见,也使得他们很终也堕入魔众境界。。K5x
第四种修行人见到前面三种修行人都无可避免地堕入魔众境界,于是远离魔众安住在僻静之地,虽接受世人供养但不执着于此,牢牢看住自己内心不使其被客尘所扰。因为不曾憍慢放纵,也就不会追随魔众境界从而很终脱离魔众境界。 K5x
比丘们,修学人就应当如此,应当安住在魔众眷属所到不了的地方。那什么地方是魔众眷属到不了的呢?*一处是是比丘远离爱欲和恶不善法之后成就了第四禅的修持境地;第二是修习慈悲喜舍这四无量心使之遍满宇宙世间;第三是成就非想非非想天的修持;第四是证入到涅磐境界。 K5x
佛陀开示完毕,比丘们皆大欢喜,信受奉行。K5x
K5x
K5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