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经讲解 > 正文

请经
时间:2018-06-14 15:28:24  来源:佛教交流网

请经

请经sjP

有一段时间,云游在王舍城的佛陀与弟子们住在了竹林迦兰陀精舍,并在那里结夏安居。sjP

有一天,大目犍连尊者告知比丘们道:诸位贤者,如果有比丘请其他比丘为他开示佛法时用了粗暴之语,或者是粗暴之词,那么这些修行梵行的人就不可能跟他教授佛法,自然也不会指出他的过错。那么,什么是粗暴之语呢?当一个人心中有恶不善的爱欲和念想,说出的话语就会被污染,态度也就非常傲慢,欺诳、谀谄、悭贪、嫉妒、无惭、无愧、嗔恨和恶声恶气等粗暴言语,就会呵斥比丘轻慢无礼,对比丘的忠告置若罔闻或者是转移话题甚至是反唇相讥。这类人经常以沉默或者是嗔恚之心对抗,憎恨嫉妒越来越猛烈,整日里与那些心术不正的恶朋友恶伴侣打得火热,不知恩,更不会报恩。诸位贤者,若人不知恩不报恩,那么他说出的话就是粗暴言语。对待这种人,那些修习梵行的比丘们是不会跟他交流的,更不要说跟他教授佛法,指出他的不足等等。诸位贤者,我们作为发心出离三界不再轮回而出家修习梵行的比丘们,应当用心思量。sjP

诸位贤者,当有人的心中充满恶不善的欲念,我也不会喜欢对方。当我的心中也是充满恶不善的欲念时,对方也不会喜欢我。作为比丘,我们应当安住如是观念,心中不行恶不善的欲念。当对方用种种粗暴言语来跟我说话时,我也会非常不喜欢。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当我用这种态度跟别人说话时,别人也不会喜欢我。sjP

诸位贤者,如果有比丘诚心诚意请教其他比丘道:诸位尊者,请教授我佛法,指出我的不足,不要让我在六道中无休止地轮回下去吧。当他用如此至善的言语诚诚恳恳请教时,那些修习梵行的比丘们就会教授他佛法,指出他的不足,也不会为难于他。诸位贤者,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那人的心中没有恶不善的欲念从而使得言语纯善。假如心中无恶欲恶念,也就不会被污染,态度也就非常柔顺,不会欺诳世人,也不会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曲意逢迎,不会悭贪嫉妒,具足惭愧之心,不会心生嗔恨,说话言辞也就非常之柔顺,不会被比丘呵斥,也不会被比丘轻慢,面对比丘指出不足之处时也不会顾左右而言他,更不会心生嗔恨。不交恶友,不随恶伴侣,知恩报恩,这都是心中无有恶念恶欲的具体表现。所以,作为出家人的比丘们应当仔细思量这个问题。sjP

诸位贤者,当那人心中无有恶欲恶念时,我就会非常喜欢他。同样道理,当我心中没有恶欲恶念时,对方也会非常喜欢我。作为发心出离三界的比丘就应当具足如是观念,不行恶欲,不随恶念。当如是修学时,身口意也就不会有恶行出现。当比丘如是观照,必定能够获得很大的利益。当欲念在心中生起时,就会用心观察其欲念是否属于恶不善欲,如果是恶欲则不欢悦,就会想方设法使之得以根除。如果不属于恶不善欲,就会心生欢悦,庆幸自己清净,求学尊贵之法。诸位贤者,就好比眼睛正常的人照镜子就会发现自己的脸是否干净一样,如果发现自己的脸面有污垢,则不会欢悦,就会想方设法洗干净。如果发现脸面没有任何污垢,就会因为脸面清净而欢悦。sjP

当比丘如是观察自心时,就知道内心会不会被污染,言语是不是非常柔软,态度会不会显得很傲慢,有没有欺诳他人的迹象,有没有阿谀奉承的成分,有没有悭贪嫉妒的行为,有没有惭愧心,有没有嗔恚恶意的生起,言语言谈举止有没有嗔恚之意,会不会被比丘们所呵斥,会不会被比丘们所轻慢,会不会被比丘们检举批评,遇到事情会不会顾左右而言他而回避实质问题,是不是与出离三界无关的俗事,所有欲念之中有没有嗔恚憎恨和嫉妒的成分,会不会是恶朋友和恶伴侣,是不是知恩报恩。当比丘如是观察自心欲念时,如果是恶不善法,就会心不欢喜而想方设法力求了断。当符合善法时,就会心生欢悦。因心生欢喜,身体就会止息所有恶法而感觉到快乐,因为内心快乐的缘故,心意也就安定下来。当心安意定之后,就能够洞悉世间万法绝对真理。当如实观照诸法实相之后,就会厌离三界六道一切有为之法。当强烈的厌离之心安住之后,对世间万有也就不会有丝毫欲念,没有欲念后本心也就从中解脱出来。因为解脱的缘故,也就知道自己从三界六道中彻底解脱出来了,导致生死的因缘已尽,清净梵行得以安立,应该具足的修为已经圆满,再也不会在三界六道中无休止地轮回了。sjP

大目犍连尊者开示完毕,比丘们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sjP

上一篇:一喜一忧
下一篇:师子吼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