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家修行 > 正文

我们的年龄惹到谁了
时间:2018-09-26 14:58:18  来源:佛教交流网

我们的年龄,惹到谁了?

一个下午的时间,朋友圈被几张图刷屏了,即“一个月后的2016温馨提醒”。

确切地说,这几张图分别是对于80后(含90后)年龄定位的1.0版、2.0版及终极版。

1.0版只包含了年龄,2.0版把下一代的年龄也包含进去了,终极版又补充了每个年龄段对应的职级和收入。

到了晚上,逆袭版的“温馨提示”也诞生了,针对前面的三张图,做了怒斥“关你屁事”!

前三张图就像小怪兽和终极BOSS一样,步步紧逼,不给你空子可钻。你年龄不小了,你娃够岁数了吗?你收入达标了吗?

这样一刀切的模式,说的好像时光对每个人的人生“包分配”一样,让人白白对年龄生出几分向往:我够岁数了,你给我一个那般年龄的娃啊?你给我一个对应年龄的职位和收入啊?千万别少给了,给少了,拖了组织的后腿,拉低了平均值;千万别多给了,给多了,钻了组织的空子,我良心不安。

转发这几张图的人,往往都是人生“不达标”的人,转发是一种揶揄和自嘲。

就像之前看到任何关于国人的各种平均指标(人均年收入等)一样,大多数人看到这些平均值,*一反应总免不了黯然几分钟,接着陷入自嘲、自省、自勉。

但是,这是自己对自己的点评,外人您可别当了真,一定要进到别人的年龄里掺和一脚,品评一番!

可是,总有一些人,关心你的年龄,比咱亲爹亲妈还上心。你都XX岁了,你还没男(女)朋友呢?你都XX岁了,你还没孩子呢?你都XX岁了,还去瞎折腾啊?

于是,总有一些大龄未婚男女青年,被七大姑八大姨逼得逢年过节无处可逃。过年时,我一朋友,愣是被逼得有家不能归,逢家庭聚会,就约我出来“喝咖啡”,其实是避难。群起攻之的理由,那就只有一个——你年龄不小了!

等到你终于被逼成已婚青年了,一群人又盯上了你的“未育”。四肢发达,身体健康,想享受二人世界,可是愣是被周遭一群人来来回回用目光打量,生生打量成必须“要去医院好好检查检查”,说得好像知道人家夫妻俩床上运动不戴套似的。

这群人不光关心咱的婚姻和下一代问题,还关心咱钱包里多少钱,关心咱在单位屁股坐在哪个位置上。生生把咱一群“坦荡荡的年轻君子”,逼成了“长戚戚的小人”。

咱穷,咱混得不尽人意,咱不介意,咱尽力了,可是咱爹妈那么大年纪了,咱不能让他们没面子、受委屈不是?收入往高了说,职位往大了报,心里虚虚地跟领导“道歉”:对不住了领导,逢年过节就得在家乡人面前把您的位置给顶了。

可是,当你攒着劲想扭转现实,扔掉“铁饭碗”,出去闯一闯时,这群人又出现了:你都XX岁了,别瞎折腾了,踏踏实实地过着眼前就行了。想问一句,我这么大年龄,我吃您家米了?您跟着瞎操什么心,弄得好像真关心我似的。

但是,不管别人怎么说,真关心也好,假惦记也罢,咱得稳住了,毕竟年龄不小了,得长个心眼,过好这一生。这些人都不能对咱这一生负责。对于年龄,我们应该有所介意,有所不介意。

1、直面出身,安之若素

还记得几年前有一篇很火的文章,叫做《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时隔这么多年,我依然能记起那篇文章里的无奈,以及对奋斗的肯定。

出生不同,起点不同。别人一出生含着金汤匙,咱一出生泥里打着滚。这种起跑线上的差距,必然造成每个年龄段的不同,正所谓一步慢步步慢。

更何况,未来,人家可能是坐着火箭奔未来,咱们可能是蹬着自行车起早贪黑。这些差别都是从一出生就注定的,所以你三十多岁收获的职级和薪酬,很可能是别人还叼着奶嘴时都不屑一顾的。这正常。但是,永远不要放弃努力,这是很好,有生之年,和x二代打成平手的机会。

如若要说人生而不平等,社会不公平,这话也有点绝对了。我们不能从咱这一辈出生的起点算,咱爹妈的起点,甚至咱爹妈的爹妈的起点也得一并追溯。

作为小辈,咱不能抱怨咱老一辈“少壮不努力”。可是事实是,总有一辈人,起点是一样的,是在后天努力的过程中拉开了距离。我们这一辈的起点不同,应该说是积累了好几辈人,才造成的。

所以,若今天不努力,你拉开的距离,又必将累计到下一辈身上。也就是说,你的孩子的起点又与别人拉开了不可逾越的距离。那么,你想怎么决定你下一代的出身呢?

2、忽略年龄,敢闯敢干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当代人又对古语做了进一步诠释,给每个年龄段补上了些应该做的事。三十而立,意味着成家立业。四十、五十、六十、七十的,就别瞎折腾了,娶娶儿媳妇,抱抱孙子,时光静好。如若,三十而未立,那你的人生可太惨了,太惨了。尤其是四十往后,你这人生可难以翻身了。

还好,总有一些人是不按套路出牌的。任正非43岁濒临下岗,开始创业,于是有了今天的华为。陶华碧42岁创业,于是有了让全球华人觉得好吃到想流泪的老干妈,68岁的高龄坐拥70亿。褚时健跌倒又爬起,74岁经营果园,81岁看到橙子挂果,于是了有了褚时健励志橙。

想必,任先生、老干妈、褚老先生,耳边少不了一些质疑、劝阻、告诫的声音。可是,若是彼时,这些前辈听信了周边人关于年龄的界定,怕是眼下该度日如年、困顿难捱了吧?

所以,别人可以拿年龄来忽悠你、吓唬你,甚至威胁你,你可千万不能被年龄骗了。没有什么哪个年龄必须干的事,也没什么哪个年龄不能干的事儿,你是自己人生的舵手,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不是还有个词叫“大器晚成”吗?做自己认为某阶段对的事情,不荒废,问心无愧,这才是很大发挥了年龄所赐予我们的神奇。

3、有所不为,追赶时光

旁人对于年龄的设定,别人二十二结婚,你大可三十才有了人生伴侣。所以,对于这些虚无的界定,你万万不可当了真。

可是,年龄毕竟是一个时光流逝的铁证。我们其实是应该对自己的年龄介意的。虽然,不能一刀切,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焦虑。但是,我们的努力却一定不能松懈。能早日“梦想成真”,你又何必非要拖成“大器晚成”?

当下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唯有抓紧每一分一秒,不断汲取新的营养才能铿锵前行。年龄不应该成为阻止我们前进的理由。但是,我们也应该坦然承认,老有所不能为。

所以,人生的厚度必须靠年复一年的学习和积累。你可以不信年龄的约束,但是你不能不信努力的力量和堕落的威力。大器晚成靠的也是前期的积累,没有什么成功是横空出世、天下掉馅饼。越长大,我们越应该坚信努力奋斗的意义。没有任何成功是一蹴而就的。

但是,人生有限。你必须明白,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有所不为才能真正的有所为。你若喜欢田园自在,就不要挤破了头学人家穿金戴银。你若喜欢前拥后簇的,就别装清高,装世外高人。正如,陶渊明若志在官场,未必就不能身后显赫,但是我们就看不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凡脱俗。有所为有所不为,努力付出,追赶时光,那么还愁什么“人生何处不相逢“?

总之,对于年龄,咱得有所在乎,有所不介意。别人说的,咱不一定要放心上,但是自己想要的想做的想争取的,咱必须不拘于年龄地去追求。

成也是咱的人生,败也是咱的人生。别人对你年龄发表的那点看法,说到底也只不过是茶余饭后找一乐子。你按步就班未必就能走上人生*,你天马行空未必就会混得不尽人意。

说到底,对自己年龄和人生负责的,是你。哪个阶段做什么,你说了算。但是,不论如何,切莫辜负人生大好时光!

作者:萧萧依凡

上一篇:你过得不好是因为缺乏必要的仪式感
下一篇:习惯在你们身旁

延伸阅读